银行“血崩”?中小银行掀起“自救潮”,背后真相令人深思!

author 阅读:41 2025-03-25 12:56:41 评论:0

中小银行资本金扩充潮涌

近半年来,中国中小银行纷纷启动资本金扩充计划,呈现出一种积极的“补血”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至今,共有27家中小银行的增资扩股方案获得批准,其中16家已完成落地执行,剩余11家正在推进中。

近期,汉口银行和四川天府银行相继完成了增资扩股计划,并完成了注册资本金的变更。增资的直接效果是提升了这些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股权结构。

增资扩股

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需求:大小银行的共同课题

国有大行的需求与挑战

银行业对提升资本充足率的需求并非中小银行独有,大型国有银行同样面临这一挑战。

早在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已明确表示,计划增加六家大型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这一信号在2025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得到强调,提出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专门用于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尽管截至2024年9月末,六大国有银行的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90%,被认为“充分满足监管要求”,但考虑到其庞大的资产规模,进一步提升资本充足率的意义重大。

据测算,若六大行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高1个百分点,理论上可撬动15万亿元的总资产投放,从而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大型商业银行主要依靠自身利润留存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然而,随着银行减费让利、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加大,以及息差持续收窄,国有大行的利润增速放缓,因此“需要协调内外部多种渠道进一步充实资本”。

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商业银行平均净息差为1.52%,同比下降17个基点。虽然预计2025年净息差可能继续收窄,但速度或将放缓。

中小银行的困境与压力

与国有大行相比,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需求更为迫切。

监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国有大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8.33%,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平均为13.98%,城市商业银行平均为12.97%,农村商业银行平均为13.48%。

值得关注的是,国有大行完成增资后,与中小区域性商业银行的资本韧性差异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由于中小银行的区域分散性远弱于大型银行,其资本韧性更容易受到周边经营环境的影响。在净息差处于历史低位并持续承压的背景下,中小银行通过留存收益修复资本韧性的难度较大,其资本韧性能否改善主要取决于所处区域经营环境的向好和政府救助安排。

增资扩股进行时:多家中小银行在路上

事实上,过去一年,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的行动从未停止。

2023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部分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出现下滑。例如,四川天府银行2022年底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22%,2023年底降至7.59%。湖北银行2024年9月末的三项资本充足率指标也较2023年末有所下降。

为了提升资本充足率,2024年以来,多家银行积极推进增资扩股方案。

前文提到的汉口银行已于近期完成增资扩股,注册资本由48.278亿元变更为57.014亿元。银行方面表示,此次增资有效补充了核心一级资本,提高了各项资本充足率指标,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为业务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告显示,增资完成后,汉口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预计将从2024年中的8.07%提高至9.29%,资本充足率将从13.29%提高至14.38%。

汉口银行增资扩股前后资本充足率变化

四川天府银行也已完成2024年增资扩股方案,注册资本由10.012亿元增加至18.784亿元。中诚信的评级报告显示,该行募集资金可能已全部到位。预计增资完成后,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新增资产主要投向普惠金融和零售金融。中诚信认为,此次增资有助于充实天府银行的资本实力,改善资本充足指标,为长期业务发展和风险化解处置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湖北银行的增资扩股计划也在进行中,拟面向符合监管要求的投资者发行不超过18亿股新股,并计划于2025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法定程序。

据浙商证券研究,截至2024年底,已有27家中小银行的增资扩股计划获批,其中16家已落地完成,另有11家银行的方案尚未落地,预计后续将陆续推进。

增资扩股:优化中小银行股权结构的新契机

增资扩股不仅能补充资本金,还会对中小银行的股权结构产生显著影响。

以汉口银行为例,此次增资扩股的发行对象为11家法人股东,合计认购新增股份87353万股。其中,武汉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认购最多,达到25963万股,一跃成为汉口银行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43%。武汉金融控股认购190470万股,认购数量排名第二。

增资完成后,汉口银行的最大股东也发生了变化。此前,联想控股是汉口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3.11%。增资后,武汉金融控股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1.62%,联想控股则退居第二,持股11.10%。

四川天府银行增资扩股完成后,蜀道投资集团直接持有该行23.3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同时,南充市国资企业持有该行的股权比例上升至29.27%,股权结构得到显著优化。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四川天府银行连续两年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2022年,四川明宇集团持股9.98%,为第一大股东;2023年底,南充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0%,成为第一大股东。

此外,四川天府银行的股权结构也在持续变化。2022年底,国有股份的持股比例为9.93%,2023年底升至17.37%;社会法人持股比例同期从81.66%减少至75.95%,外资股份同期从4.89%降低至3.16%。

内蒙古银行的增资扩股计划中,增持对象为内蒙古财信投资集团,该公司是由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出资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增持后,内蒙古财信投资集团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由18.26%增至44.33%。

湖北银行也在推进增资扩股,拟向投资者发行不超过18亿股新股,计划于2025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法定程序。

增资带来的机遇:评级提升与投资价值

浙商证券分析师杜渐对获得增资的银行持乐观态度,认为其中蕴藏着投资机会。

他指出,银行增资落地后,可能带来信用评级提升的机遇。例如,东营银行在东营市财政局增资扩股落地后,中诚信将其信用评级从AA级调升至AA+级,并在评级报告中明确指出,考虑到地方政府对东营银行的支持记录、国有法人持股比例以及东营银行在当地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东营市政府具有较强的意愿和能力在有需要时对东营银行给予支持。

(本文已刊于03月15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